六大行一年关停超300家网点,大行为啥要持续瘦身?

只要说起中国金融业,相信几乎所有人第一反应就是各大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业的基石,银行的变化始终是备受市场关注的,就在最近六大行一年关停超300家网点的消息传来,让人不禁想问这大行们持续瘦身的背后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变化?

一、六大行一年关停超300家网点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截至2024年末,国有六大行的网点数量较2023年末进一步缩减,合计减少361家。

从绝对数量来看,邮储银行去年的改革力度较大,截至去年末共有营业网点39224个,与2023年相比,减少了140家。该行也是线下网点数量最多的银行。

工商银行排在第二,2024年线下网点由2023年的15495个缩减至15365个,同比减少130个。

建设银行线下网点由14255个缩减至14166个,同比减少89个;中国银行线下网点由10299个缩减至10279个,同比减少20个;交通银行线下网点由2834个缩减至2818个,同比减少16个。

和其他大行不同,农业银行则在去年采取了“加法”。去年农业银行境内分支机构共计22877个,包括总行本部、总行营业部、4个总行专营机构、4个研修院、37个一级分行、410个二级分行、3314个一级支行、19064个基层营业机构以及42个其他机构。与2023年相比,该行去年增加了34家分支机构。

据新浪财经的报道,在股份行方面,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浙商银行的机构数量较2023年有少量增加,浦发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则有所减少。其中,平安银行去年机构数量锐减了52个。

过去,银行网点曾热衷于跑马圈地、大规模扩张,如今,关停“瘦身”成为常规操作。同时,各家银行都在持续强化网点服务能力,通过科技能力建设,提高网点的运行效率。

其实从2018年至今,银行业网点总数就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相比前几年的大刀阔斧的做“减法”,银行目前更多是优化,布局特色网点成为银行的新蓝海。

如工商银行年报显示,去年该行完成527家网点优化调整,向县域乡镇地区投入网点104家,新增覆盖11个空白县域,网点县域覆盖率提升至87.4%。

传统以柜面交易为主的网点正在向“轻型化、智能化、生态化”转型。多家银行在2024年加大智能设备投放,如远程视频柜员机(VTM)、智能现金柜台等,减少人工窗口依赖。以工商银行为例,截至2024年末,该行设置自助银行19746个,智能设备76185台,自动柜员机49659台。全年自动柜员机交易额42652亿元。工行表示,未来仍将着力重构柜面系统,提升网点自助服务能力。

二、大行为啥要持续瘦身?

近年来,银行网点持续关闭的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大行为何要持续瘦身?这一现象背后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金融科技的发展弱化了网点需求。近年来,金融科技以迅猛的速度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与金融机构交互的方式。其中,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的普及是最为显著的变化之一。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和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的功能日益强大。用户可以通过这些数字化渠道完成诸如账户查询、转账汇款、理财购买等众多常规银行业务,操作简便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这种便捷性促使越来越多的用户逐渐习惯自助操作银行业务。以转账业务为例,过去用户需要前往银行网点,填写转账单据,经过柜员的操作才能完成转账。而现在,只需在手机银行上输入转账金额、收款账号等信息,经过简单的身份验证,即可迅速完成转账,且转账的到账时间也大大缩短。对于年轻一代的用户来说,他们更加倾向于这种高效、自主的操作方式,对银行网点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低。

越来越多的业务都可以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轻松完成。这种变化促使银行重新审视线下网点的战略价值,减少不必要的网点布局,将更多资源投入到线上业务的拓展和优化中,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升自身竞争力。

其次,人力成本的上升带动了AI的替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力成本逐渐上升是一个普遍的趋势。银行作为一个人员密集型的行业,受到的影响较为明显。银行网点需要配备柜员、大堂经理、客户经理等众多岗位人员,这些人员的工资、福利、培训等成本构成了银行运营成本的重要部分。而且,随着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加剧,银行需要不断提高员工的薪酬待遇以吸引和留住人才,这进一步加重了人力成本的负担。

与此同时,AI技术的快速普及推动了银行智能化终端设备的大量应用。这些智能终端设备可以完成很多需要当面线下处理的业务。例如,智能柜员机可以实现开户、挂失、密码重置等复杂业务的自助办理。用户只需要按照设备的提示进行操作,通过身份验证后即可完成业务办理,无需再等待柜员的人工服务。智能终端设备不仅提高了业务办理的效率,而且可以24小时不间断运行,大大提升了客户的服务体验。

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使得银行网点的运营模式发生了变革。原本需要大量人力投入的业务逐渐被智能终端所取代,网点对于人员的需求减少。这就使得银行在考虑网点布局和运营时,不得不重新审视网点的规模和功能。在业务需求被智能设备分担,人力成本又不断上升的情况下,银行网点的瘦身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的选择。

第三,历史扩张的问题必然会被纠偏。在过去,国有大行出于多种原因进行了大规模的网点扩张。一方面,当时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有限,线上金融服务尚未兴起,银行需要通过线下网点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吸引更多的客户。另一方面,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银行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需要在各地设立网点以满足当地居民和企业的金融需求。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大规模扩张时期开辟的大量网点成为了银行运营的巨大成本。每个网点都需要承担房租、设备维护、人员工资等多项费用。在当前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网点业务量减少的情况下,这些成本显得更加沉重。对于银行来说,为了实现成本控制和提高经营效益,对网点进行瘦身是一种合理的战略调整。

在当前市场需求减少的情况下,继续保留这些低效甚至亏损的网点显然不再经济合理。因此,关闭冗余网点成为了一种必要的经营策略调整手段,旨在优化资源配置,减轻财务压力,并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因此,对于国有大行来说,适时地进行网点精简不仅是顺应市场变化的明智之举,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步。

第四,未来的银行网点到底该是什么样的?虽然目前银行网点面临着瘦身的趋势,但从长期来看,银行网点的实际需求依然是存在的。对于一些复杂的业务,如大额贷款的面签、高端客户的个性化理财服务等,银行网点能够提供更加安全、专业的服务环境。此外,对于一些老年客户或者对金融科技接受程度较低的客户来说,银行网点仍然是他们办理业务的主要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网点的转型将会是必然的发展方向。一方面,网点的业务将逐渐从高人力依赖的业务向智能化方向转变。例如,将更多的常规业务通过智能终端设备进行处理,提高业务办理的自动化程度。另一方面,网点员工的职能也将开始向多元综合服务的方向转变。柜员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业务操作,而是要成为能够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建议的专业人员,如理财规划、金融产品推荐等。

未来的银行网点可能会呈现出新的形态。它可能会更加注重客户体验,打造舒适、便捷、智能化的服务环境。同时,银行网点也可能会与周边的商业机构进行更多的合作,拓展业务范围,如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展保险销售业务,与证券公司合作开展证券开户等业务,实现金融服务的一站式体验。

因此,银行网点的战略收缩本质上是金融服务形态的进化而非退化,这种”减量提质”的转型,既是对数字经济时代的主动适应,更是银行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变革的必由之路。未来的银行服务将呈现”无形有质”的新特征——物理网点作为服务生态的关键节点,其价值不再取决于数量多少,而在于能否成为连接金融需求与生活场景的”超级接口”,只有真正变革的银行才会是未来的赢家。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每日电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nlts.cn/9031.html

(0)
每日电讯网的头像每日电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5日 上午10:04
下一篇 2025年4月25日

相关推荐

  • 武汉重拳整治“校园餐”腐败!公开征集6大教育领域问题线索

    极目新闻记者 国倩 4月25日,武汉市教育官网发布《关于深化中小学“校园餐”等有关问题专项整治的通告》,今年4月25日起至12月31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中小学“校园餐”等六大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并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违纪违法问题线索。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直击家长和社会关切的热点问题,严查教育领域腐败,重点针对以下六大领域: “校园餐”:持续整治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

    2025年4月27日
    500
  • 云南天空惊现“血红太阳”,热搜第一

    3月29日晚,“云南天空惊现血红太阳”的词条,冲上热搜第一。 据报道:3月28日,云南天空惊现“血红太阳”!又大又红高悬天空。 有目击者称,血的颜色,第一次见。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专家分析,太阳变红可能由大气散射与折射导致。当日或许大气中存在较多尘埃、水汽等颗粒物,对太阳光进行散射和折射,其中波长较短的蓝、紫光被散射较多,而波长较长的红光穿透能力强,更多到…

    2025年3月30日
    1400
  • 中方立场坚如磐石(望海楼)

    “中美均受益于双边经贸合作”; “美方加征所谓‘对等关税’损人害己”; “平等对话应是大国间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 4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澄清中美经贸关系事实,展示中国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决心和意志。中方不愿打贸易战,但中国政府也绝不会坐视中国人民的正当权益被损害和剥夺。 近期,美方对中国…

    2025年4月25日
    1300
  • 中复神鹰现六年来首次亏损,财务费用激增,市值较高点腰斩

    雷达财经鸿途出品文|彭雪 编|深海 3月25日,中复神鹰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15.57亿元,同比下降31.07%;归母净利润为-1.24亿元,同比下降139.12%。 雷达财经注意到,这是公司自2019年以来,首次出现亏损。 值得一提的是,中复神鹰的财务费用由2023年的103.5万元飙升至2024年3515.6万元,同比增…

    2025年3月27日
    2100
  • 美国人正在疯狂囤货海信、TCL的电视

    文|侯恬 编辑|杨旭然 据中国日报网,美国总统特朗普亮出所谓的“对等关税”牌后,美国人开始疯狂囤货,抢购名单中率先被关注到的,是中国品牌的电视机。  4月3日,美国政府宣布对进口商品加征“对等关税”,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的基础关税,并对特定国家额外征收附加税,其中中国商品税率飙升至54%。短短一周后,4月10日,美国再度提高对华关税,部分商品税率高达14…

    2025年4月23日
    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