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贩卖个人信息?教培机构信息失守,电商平台“订单解密”

编者按:刚刚团购了一节健身体验课,就收到健身房的卖卡促销电话;新办了银行卡,很快就会有人来问是否需要贷款……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个人信息不知不觉就被泄露,骚扰电话、促销推广接踵而来,让人不胜其扰。

公安机关在办案中发现,当下,犯罪分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形成了一条产业链,信息获取、信息倒卖、信息使用是关键环节。一些犯罪分子通过植入木马程序、内外人员勾结等多种方式,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干扰了公民的日常生活。

教培机构信息失守——

针对教育培训行业投放木马程序,非法获取内部数据

去年9月,一条关于有人在某教育培训机构电脑内植入恶意软件,导致公司客户资料、用户信息等敏感数据被非法获取的线索浮出水面。该公司内部监控录像显示,员工鲁某某趁公司无人值守,刻意遮挡公司监控探头,将随身带的优盘插入其他员工工作电脑,获取电脑中的数据信息。

经查,这已经不是鲁某某第一次作案。民警意识到,该案应该属于人工投放病毒木马程序案件,而非嫌疑人所供述的单纯为了窥探其他同事隐私,于是第一时间深入排查。鲁某某承认,其频繁跳槽全国各地在线教培机构,主要目的就是在公司电脑内植入木马程序,获取大量公司内部数据。

进一步侦查后,民警发现鲁某某只是犯罪链条中的一环,他的背后还有组织者闫某某、提供木马病毒的专业技术人员等多个环节,犯罪分子分布多地。“此类犯罪链条分为木马制作人员,购买木马程序并分发的组织者,跑腿‘投毒’人员等上、中、下游。”办案民警介绍,本案社会危害性大,涉案团伙人数众多、组织严密,犯罪手段极其隐蔽。

本案中,受害企业全部从事互联网在线教育培训,基本依赖互联网开展业务,但因体量较小,缺乏内部安全管理与网络安全防范专业力量。同时由于销售岗位员工流动性较大,无法及时发现员工电脑异常情况。

据了解,犯罪团伙成员入职受害企业,主要为了投放木马程序,并不为相关企业创造业绩,且全部在闫某某的安排下集中住宿、统一管理,互相之间全部使用匿名聊天工具进行沟通,属于一起典型的非法获取企业内部客户数据、商业数据的恶性涉网犯罪团伙案件。

经审查讯问并结合勘验取证,警方查明该团伙先后对50余家企业进行木马“投毒”。“该案的成功侦破,有效震慑了在线教培行业内从事非法获取、买卖数据的从业人员,有力维护了相关企业的合法利益,保障了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办案民警说。

电商平台“订单解密”——

商户、“解密中介”、快递公司勾连,贩卖个人订单信息

不久前,网民韩某某向公安机关报案称,其在某网购平台店铺内购买茶叶后,手机号多次接到陌生推销电话和境外诈骗电话,同时还收到各类虚假购物信息。接到报警后,公安机关顺线追踪,发现线索背后存在一个组织化、职业化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链条,随即展开深入侦查。

某电商相关负责人介绍,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等法律出台后,为更好保护消费者个人隐私,电商平台和快递企业会在电商商户页面和快递面单上将收件人、手机号、收货地址等字段的中间信息替换为“*”,为订单信息加密。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电商平台为满足商户正常业务需求,通常提供少量的“订单解密”额度,但部分商户受利益驱使勾结“解密中介”,对全部“加密订单”进行“解密”。订单导出、订单解密、对单结算,只要简单三步就可以轻松获取被加密保护的客户订单信息。

“电商商户利用订单助手及打单软件将‘加密订单’批量导出,并发送至‘解密中介’。‘解密中介’则勾结快递公司‘内鬼’解密订单信息,并发送至电商商户。随后,电商商户便会按照成功解密的订单数量,向‘解密中介’支付报酬。”办案民警介绍。

本案中,犯罪嫌疑人李某某、陈某等中间商在互联网平台寻找需要解密订单数据的商家客户,嗅到其中“商机”后,一些平台商家动起了歪脑筋。商家将加密订单信息捆绑发送给李某某、陈某等后,又被转手发送给数据解密人员胡某某等人,非法获得订单中的客户个人信息。

“这是一起典型的‘订单解密’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件。”办案民警介绍,本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8人,涉案金额高达300余万元。

求职网站虚假招聘——

假冒用人公司诱导下载涉诈APP,骗取倒卖求职者信息

去年6月,某网络招聘平台向公安机关报案:该平台求职者田女士投诉称,平台注册信息为“某科技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的联系人以教如何赚钱为诱饵,对其进行刷单诈骗2400元。“我们经过分析发现,该科技有限公司冒充合法企业,在平台上传虚假的营业执照、办公环境视频,通过发布虚假职位,累计非法获取上百名求职者姓名和手机号。”该网络招聘平台安全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

求职者一旦将本人简历提供给该科技公司后,犯罪团伙便会于次日添加求职者微信,向其推荐主播打榜工作,并将其引流到某办公APP。引流成功后,诈骗团伙会继续诱导被害人下载涉诈APP,对被害人进行刷单诈骗。公安机关循线深挖,发现了一个从制售假营业执照到倒卖求职个人信息,再到帮助电诈团伙实施精准诈骗的犯罪团伙。

“经查,该团伙已初步形成制售假营业执照、在各大平台违规注册公司、骗取倒卖求职者信息的黑产链条。”办案民警介绍。据查,犯罪团伙一共非法获取近千名求职者的联系方式,涉及的求职人员遍布全国各地。另外,该团伙在7个网络招聘平台上冒用正规企业信息进行注册,致使被冒用的企业无法在平台注册招聘,堵塞求职人员入职相关企业的网上通道,对求职招聘市场秩序造成了严重破坏。

案件侦破后,公安机关将该团伙出售的上千张假工商营业执照信息,通报给多家招聘平台核实注销,及时斩断该黑灰产链条。

近年来,公安机关高度重视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始终保持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深入推进“净网”系列专项行动,仅2024年便侦破相关案件7000余起。

公安机关提醒,个人信息处理者要严格履行法定责任和义务,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规范和技术措施,维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群众要妥善保管、存储和使用个人信息,发现个人信息泄露线索的,及时向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投诉举报,保护合法权益。

保护个人信息注意事项

防止个人信息泄露、预防诈骗,山东泰安警方提醒我们从以下5个方面加强防范意识,让不法分子没有可乘之机。

特殊来电要留意:“00”或者“+”开头的多是境外诈骗电话,如果没有境外亲朋很可能就是诈骗电话;400开头的电话一般都是企业号码,只能接听不能呼出;显示未知的电话号码,身份所在地都不显示,这类号码建议直接挂断。

快递单据保管好:快递单据、火车票、取款凭条、信用卡账单等往往含有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个人信息,随意丢弃容易造成信息泄露,如确需丢弃,可以先用记号笔把含有个人信息的内容涂抹覆盖。

使用WiFi要慎重:一些公共场所的WiFi,很可能是不法分子专门搭设的“钓鱼”陷阱,容易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在使用不常用的公共WiFi时,尽量不要登录网银账号、网购账号。

登录密码勤更换:网银、网购的支付密码最好定期更换,不同账号的密码应当设置不同密码,密码应尽可能加入标点等特殊符号。

身份证明不出借:向他人出租、出借身份证、银行卡等行为,会为自己带来巨大的法律风险。出借身份证可能会导致他人利用你的个人信息进行不法活动。银行卡包含了你的个人金融信息,如果将这些信息泄露给他人,可能会导致银行卡被盗刷、资金被转移等风险。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每日电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nlts.cn/7826.html

(0)
每日电讯网的头像每日电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1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1日

相关推荐

  • 为博流量编造上海车展谣言,造谣者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处罚

    违法人员孙某发布的不实信息。 图片来源:上海青浦警方 一自媒体博主为博取流量,故意张冠李戴发布涉及车展的不实信息。近日,上海青浦警方快速查处一起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案,违法人员孙某被依法处以行政处罚。 2025年4月23日上海车展首日,网上出现一条某汽车展台前有人打架的视频,并配文称“上海车展上演全武行”。警方立即开展核查,确认系不实信息。 经查,当日孙某在…

    2025年4月24日
    600
  • 4个超充车位、52个快充车位,中国石油上海超充第一站投运

    4月2日,中国石油在上海地区的首座超级充电站——中国石油伊犁路超级充电站正式开业投运。 伊犁路充电站位于上海市长宁区伊犁路新虹桥中心花园,地处古北商圈,是上海地区规模最大的采用华为超充技术支持的充电场站,设有五套600/720kW全液冷超充主机,配置4个最大充电功率可达600kW的超充车位、52个最大充电功率可达250kW的快充车位。 4月2日,中国石油伊犁…

    2025年4月2日
    1500
  • 快捷公寓单间不足5平方米?公寓方:预订平台图片只是参考,已退房款

    4月24日,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其在北京通过某订房平台以95元/晚预订了一家快捷公寓单人间,实际入住时却发现房间狭窄逼仄,面积不足5平方米,床铺紧贴墙面,两侧几无空隙。该帖引发广泛关注,有网友称之为“胶囊房”“杂物间改造版”,也有人质疑是否符合最基本的居住和消防标准。 4月25日,上游新闻记者联系到发帖网友,他表示入住经历让人“震惊”,“从预订平台照片…

    2025年4月26日
    300
  • 国防部:民进党当局“以武拒统”自取灭亡

    4月9日下午,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 记者:据报道,台湾方面已从美国接收首架F-16V战机,后续还有65架将于2026年底前完成交付。有分析称,此举旨在对抗中国大陆日益现代化的空军。请问发言人有何评论? 张晓刚: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这又是美方背弃自身严肃政治承诺,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破坏台海地…

    2025年4月9日
    700
  • 新郑市慈善总会联合神鹰救援队在黄帝故里开展急救技能培训

    4月14日上午9时,新郑市慈善总会联合神鹰救援队在黄帝故里景区管委会举办急救技能提升专项培训,通过“理论+实操”方式为景区员工系统传授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及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核心技能,在千年文化地标构建起”黄金四分钟”生命防线,为游客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活动现场,神鹰救援队安全宣讲员冯红霞、袁小清、杨帅等…

    2025年4月15日
    1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